01. 开始安装Rocky Linux系统。可选择第一或第二个选项安装操作系统,按Enter进入下一步。此处,一般选择第一个选项,直接进入系统安装界面。而选择第二个,则会花费额外的时间来检测安装介质中的数据是否完整后再进行安装。此外,若由于显卡原因导致安装不成功,则选择第三个,再以基本的显卡驱动方式方放安装系统。
02. 进入Rocky Linux系统安装界面后,如右图所示。选择安装系统所使用的语言,推荐用默认的美式英语,也可以在左边下拉选项到底,选择中文。然后,点击Continue。
03. 进入正式的系统安装选项界面,如右图所示,有4大块共11项可以进行设置。
04. 点击第2项的语言支持,默认是支持美式英语的,此处,推荐额外添加简体中文支持,如右图所示。对于第1项的键盘布局,推荐使用默认的美式英语键盘布局即可,不需要进行改动。
05. 点击第3项的日期和时间设置选项,来对时区和时间进行设置。推荐使用鼠标点击地图中的中国区域,选择亚洲上海时区。
06. 点击第4项,选择Rocky9系统的数据来源。若是使用RAW方式烧录的启动USB或光盘,则使用默认设置即可,不需要进行更改。若是使用本教材配套的U盘,则进行如下操作:需要选中ISO file;在下拉菜单中选择U盘第二个分区;点击Choose an ISO,在弹出窗口中浏览U盘第二个分区内容;双击选择大小为9.5G的ISO镜像文件,返回到之前的界面;最后按Done按钮结束。
07. 点击第5项设置系统安装类型,决定着系统中安装软件的数量。此处推荐选择第一种安装方式Server with GUI,并在右边的软件列表中中勾选所有软件包。这种方法能安装最多的系统软件,虽然需要更长的安装时间,但能保证Rocky Linux 9系统在今后的使用种更兼容方便,更容易安装很多专业的源码软件。
08. 点击第6项,设置将系统安装到指定的硬盘分区中。如右图所示,左键点击选择目标硬盘;再点击Custom复选框,用于自定义分区设置;若选择了多块硬盘用于安装系统,则需要点击第三处设置将boot loader安装到指定的硬盘中。再点击Done,进入下一个界面。
09. 进入分区设置界面,如右图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设置分区有风险,可能误删除有重要数据的分区。若需要保留Windows系统,则推荐预先在Windows磁盘管理中删除不重要的磁盘分区,此处能显示出相应数量的Available Space,用于进行分区创建。
10. 进行分区设置有风险,若需要返回上一级,则先点击右图中刷新按钮,弹出对话框,该操作可适用于检测临时插上的新硬盘。此外,从新扫描设备后,点击OK,则返回上一级界面,能再从新选择对应的硬盘用于安装系统。
11. 对Availabe Space进行分区操作。若Availabe Space的容量为0,则需要点击减号来删除已有的分区,再进行分区操作:首先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tandard Patition类型分区,再点击加号创建一个新的标准分区,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的分区进行创建。
12. 第一个分区挂载点从下拉菜单中选择/boot/efi或/biosboot。前者对应着UEFI启动方式和GTP磁盘分区方法,后者对应着Legacy启动方式和MSDOS磁盘分区方法。这两种分区只能且必须选择一种,用于创建系统开机启动项和相关文件存储。/boot/efi分区大小设置为500MB,/biosboot无法设置大小,默认为2MiB。
13. 设置swap分区,推荐容量2~10G,作为虚拟内存分区,当物理内存不够使用时,使用磁盘空间作为内存使用,从而让程序能继续运行。设置/根分区,推荐容量20~500G,用于存储系统文件。最后设置/home分区时,不填写容量,则直接使用剩下所有磁盘空间创建该分区。该分区用于存放数据文件,因此其容量需要非常大。
14. 设置了4个分区。若今后重装系统,则不删除/home分区,删除其它3个分区并相应重建分区和格式化。对/home分区手动输入挂载点信息、不勾选Reformat,点击Update Setting。则重装系统后能保留/home分区数据。
15. 点击Done后弹出对话框,其中红色字体表示删除相关分区信息,确定无误后,点击Accept Changes。
16. 若使用全新的硬盘安装系统,推荐分区时对硬盘进行4K对齐设置,以获得更好的磁盘性能。首先,按Ctrl + Alt + F2进入命令行,输入命令“parted /dev/sda”对目标硬盘进行分区;然后,在parted命令的交互式界面输入“mklabel gpt”将硬盘变成GPT类型磁盘,能支持大硬盘;再输入“mkpart primary 4096s 500M”则表示从硬盘的第4096扇区开始往后500M,创建一个500M大小的分区,在磁盘第4096扇区前的磁盘容量直接不要了(此被舍弃的容量大小约为2MB),从而达到4K对齐效果;后续输入“print”命令能打印分区情况;输入“quit”则退出parted命令。再按Ctrl + Alt + F6进入图形化界面继续操作,并可以将此500M分区挂载到/boot/efi分区。
17. 点击第7项设置,推荐去掉Enable的勾,表示不开启KDUMP,再点击Done完成该设置。KDUMP用于在系统崩溃时检测相应的原因并生成报告文件。由于它会在系统后台一直运行占用一定计算资源和内存,对于普通的性能较差的笔记本或台式机电脑,则推荐关闭它,在性能强大的服务器,则推荐开启。
18. 第8项的主机名和网络设置和第9项的安全设置使用默认设置即可,不需要进行更改。点击第8项,若可以看到网卡名称,则表示网卡驱动正常,安装系统完毕后可以联网。若没能找到网卡名称,则安装完毕Rocky Linux系统后无法连接网络。此外,还可以查看并修改主机名和固定IP。当局域网中有多台服务器时,推荐在此时直接修改主机名并进行固定IP设置。
19. 点击第10项,设置root账户密码。培训班中所有学员必须统一使用密码123456。以利于后续培训老师的顺利而快速的指导和帮助。若是自行安装系统,则推荐使用复杂的含有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密码。
20. 点击第11项,设置普通用户。培训班中所有学员必须统一使用用户名train,密码统一使用123456。有利于后续培训时能输入统一的文件路径,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按照培训的命令行进行成功率更高的操作。
21. 最后一遍,确定各个选项都设置正确,然后点击Begin Installation开始启动安装过程。
22. 根据之前选择的软件包设置,在此Rocky Linux 9.2版本系统中共安装了1742个软件包。
23. 安装结束后,点击Reboot System重启系统。
24. 重启后,会直接进入Rocky Linux系统的用户欢迎界面,不像CentOS 8系统有License同意过程。点击相应用户,输入密码进入用户桌面。若未删除Windows系统的C盘分区并进行系统安装,则启动菜单中会有Windows系统的选项,用于切换到Windows系统,即双系统。
25. 第一次进入用户桌面,会弹出一个帮助界面,可以选择跳过,或者浏览并对系统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即可开始使用Rocky Linux 9系统。
26. 左键点击左上角Activities或键盘按下Windows键,则显示菜单,点击Terminal图标开启终端软件,进行命令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