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默认设置下,每当使用了管理员权限进行操作时,总会黑屏弹窗:“你要允许此应用对你的设备进行更改吗”。对此,一般会感觉繁琐,可考虑使用如下方法关闭此功能。
按Win+R键,输入msconfig,再按确认键弹出系统配置微软系统配置窗口;点击工具栏菜单,选中“更改UAC设置”,点击启动,打开用户账户控制设置窗口;将设置条由“默认”拖到“从不通知”,点击确定,即完成操作。
在windows默认设置下,每当使用了管理员权限进行操作时,总会黑屏弹窗:“你要允许此应用对你的设备进行更改吗”。对此,一般会感觉繁琐,可考虑使用如下方法关闭此功能。
按Win+R键,输入msconfig,再按确认键弹出系统配置微软系统配置窗口;点击工具栏菜单,选中“更改UAC设置”,点击启动,打开用户账户控制设置窗口;将设置条由“默认”拖到“从不通知”,点击确定,即完成操作。
按Win+i键进入系统控制面板,点击左侧“网络和Internet”,再点击右侧“高级网络设置”,继续在相关设置栏目部分点击“更多网络适配器选项”,即可弹出网络连接窗口;双击连接有网络电缆的有线以太网图标,打开其属性窗口;双击Inernet协议版本4,打开固定IP设置界面进行设置即可。
目前,最新的Win11版本中,按第一种方式是找不到“更多网络适配器选项”按钮的。此时可以直接通过按Win+r键,在运行窗口中输入ncpa.cpl(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Adapter / Control PaneL Extension)直接打开网络连接窗口进行操作即可。推荐直接按Win+q键,在搜索栏中直接输入“网络连接”,点击查询到的第一个“查看网络连接-控制面板”图标,即可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以上两种方法是使用网络连接窗口进行固定IP设置,是被微软系统淘汰了的做法。其实当前系统新的做法可能更值得推荐:按Win+i键进入系统控制面板,点击左侧“网络和Internet”,右侧每行则是一个类别的网络的设置;点击“以太网”,其页面翻转到有线网络设置,此处的以太网数量和物理网孔数量一致,对目标网口进行设置即可;选中显示已连接的以太网,点击箭头按钮下拉出其设置,点击IP分配后面的编辑按钮,即可设置固定IP。此外,也可以在“网络和Internet”界面中点击“高级网络设置”,能进一步看到包含虚拟网卡等更多的网络适配器,可对其进行设置。
LSU rDNA,large subunit rDNA,核糖体大亚基脱氧核糖核酸。LSU rDNA序列能转录出LSU rRNA(核糖体大亚基核糖核酸)。LSU rRNA和SSU rRNA是核糖体的主要组成成分。LSU rDNA序列长度:真核生物在Rfam数据库编号为RF02543,长度3401 bp;细菌在Rfam数据库编号RF02541,长度2925 bp;古菌在Rfam数据库编号RF02540,长度2990 bp。使用Infernal软件将DNA序列和Rfam数据库中的LSU rRNA家族cm模型进行比较进行鉴定。
SSU rDNA,small subunit rDNA,核糖体小亚基脱氧核糖核酸。SSU rDNA序列能转录出SSU rRNA(核糖体小亚基核糖核酸)。LSU rRNA和SSU rRNA是核糖体的主要组成成分。SSU rDNA序列长度:真核生物在Rfam数据库编号为RF01960,长度1851 bp;细菌在Rfam数据库编号RF00177,长度1533 bp;古菌在Rfam数据库编号RF01959,长度1477 bp。使用Infernal软件将DNA序列和Rfam数据库中的LSU rRNA家族cm模型进行比较进行鉴定。yi
ITS region,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内转录间隔区。rDNA序列能转录出的前体RNA(pre-RNA,precursor RNA)包含LSU rRNA和SSU rRNA,以及两者之间的5s或5.8s rRNA。在该前体RNA序列上不同rRNAs的内部并将rRNAs隔离开的转录区域,即为内转录间隔区。它一般包含两个区域ITS1和ITS2。前者指SSU往5s或5.8s之间的区域,后者指5s或5.8s往LSU之间的区域。SSU和LSU rDNA序列位于基因组上,中间隔着5s或5.8s rDNA序列。它们一起作为一个重复单元,在基因组上串联重复许多次。若转录起始位点位于以上重复单元上游某区域,则相应的外转录间隔区则是LSU和SSU之间的一段序列,位于前体RNA两端不属于rRNA的序列;若转录的对象不是一个重复单元,而是整个重复序列全部,则LSU和SSU之间的序列也应该是内转录组间隔区,或者称为ITS3区域。在真和生物中,SSU 的沉降系数是18s,LSU是28s;在原核生物中SSU是16s,LSU是26s。在原核生物中仅存在5s rRNA;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一般同时有5s和5.8s rRNA。在真核生物中,rDNA重复单元中一般仅有5.8s,但有些物种也包含5s。由于LSU和SSU rDNA序列非常保守,可能无法用于物种的区分。此时,采用进化速度约高10倍的ITS序列进行鉴定是更加有效的。若需要检测基因组上的ITS序列,则需要先使用Infernal软件基于Rfam数据鉴定出LSU、SSU、5s和5.8s rDNA序列后,在分析ITS1和ITS2序列。
RPB2,RNA polymerase beta(II) subunit 2,RNA聚合酶II第二亚基。RNA聚合酶II用于DNA介导下合成mRNA,在遗传信息的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由12个亚基构成,其中最大的亚基是RPB1,第二大的亚基是RPB2。RPB1基因通常在大部分物种中是多拷贝的,而RPB2基因则是单拷贝的。故RPB2基因比RPB1更适合于物种的分类和鉴定。该蛋白序列比较大,有约1200 aa,可使用Pfam数据库进行鉴定,要求其蛋白序列同时具有7个结构域(PF04563、PF04561、PF04565、PF04566、PF04567、PF00562、PF04560),才能鉴定其为RPB2蛋白。因为RNA聚合酶I、II和III第二大亚基的蛋白序列是非常相似的,整个基因组中可能有2~3个基因的蛋白序列都能鉴定到这7个结构域,此时选择其中最优的基因(对7个结构域的覆盖率高达98~100%)作为RPB2基因。
TUBB,tubulin beta chain,β-tubulin。β-tubulin是微管蛋白三种亚基之一,细胞骨架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支持结构,它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等结构,起到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重要作用。微管蛋白是由α-、β-微管蛋白分子聚合而成的异二聚体,α-和β-两种亚基分别与GTP和GDP结合。β-微管蛋白是微管的动态单位,其组装后即在 β-微管蛋白处发生 GTP 水解。将蛋白序列和Swiss-Prot数据库进行比对,其结果应该是“Tubulin beta chain”。不推荐使用Pfam数据库对β-tubulin蛋白进行鉴定,因为alpha、beta和gamma三种类型的tubulin chains都具有PF00091(Tubulin/FtsZ family, GTPase domain)和PF03953(Tubulin C-terminal domain)结构域。β-tubulin基因一般是多拷贝基因。
EF-Tu,EF-1A,EF-1alpha,elongation factor Tu,延伸因子Tu。EF-Tu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是确保正确的氨酰-tRNA选择,并促进蛋白质链的延长。它能够与氨酰-tRNA形成一个稳定的复合物,将其带到核糖体A位上,使氨酰-tRNA与mRNA上的密码子完全配对。然后,核糖体通过水解三磷酸腺苷(GTP)来释放EF-Tu,并继续蛋白质的合成。EF-Tu包含3个结构域PF00009(Elongation factor Tu GTP binding domain)、PF03144(Elongation factor Tu domain 2) 和PF03143(Elongation factor Tu C-terminal domain)。可使用Pfam数据库进行分析,要求其蛋白序列同时具有以上3个结构域,则鉴定为EF-Tu基因。EF-Tu基因一般是多拷贝的。
基于工作上有多个办公地点和办公电脑,我考虑使用百度网盘将各个电脑中的D盘进行同步。
百度网盘有一个同步功能,可以设置同步路径,但是其路径最后的文件夹名称一定为BaiduSyncdisk且不能进行人为修改。于是为了实现对整个D盘的备份,我将D盘软链接到C盘且使其软链接名称为 BaiduSyncdisk 即可。具体操作方法为:按win + q,输入cmd,右击使用管理员运行命令提示符,然后输入如下命令:
mklink /D "C:\BaiduSyncdisk" "D:\"
然后再于百度网盘中设置同步路径为C:\盘即可。
我在2023年12月收到武汉网警的短信通知,要求对网站旅行公安备案。短信信息:“【武汉网警】依据《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之规定,您开办的网站需履行公安备案,请搜索访问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提交备案”。我的备案流程记录如下:
我很早前就通过Aliyun进行了网站的备案。相关信息:(1)网站名称是“宠辱不惊一心问学”;(2)域名是“www.chenlianfu.com”;(3)备案号是“鄂ICP备15010551号”。
进行公安备案需要填写工信部备案号,即ICP备案号。
我是在Aliyun万网上购买的域名,其提供了域名证书的下载:先打开www.aliyun.com网站并登录,点击右上角的控制台,点击我的导航栏目下的域名,继续点击域名列表,点击目标域名后面的管理,最后点击左侧的域名证书下载,右侧则出现对用的图片,可以截图或点击图片底部的下载。
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公安一网通办APP ,并注册用户。
打开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官网https://beian.mps.gov.cn/web/dashboard/home,首先申请新增主体,需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和手持共3张照片;然后,做新办网站申请,需要工信部备案号、域名证书、域名名称IP有效期信息,在网络接入服务商和域名注册服务商栏目进行查询搜索阿里云即可。
打印机使用约3年后,打印出的纸张全都皱褶,且有黑色长线条。后来发现,是由于加热组件中的定影上辊黑色塑料表皮破损导致的。当纸张通过滚动的加热辊时,在破损位置不能很好压紧纸张,导致纸张皱褶且有长线条。我于是更换了单个定影上辊,淘宝购买花费了38元。需要注意的是,维修难道稍微有点大。若是不小心搞坏了整个加热组件,也没关系,购买全套加热组件,也就280元,这个安装就非常简单。
需要对硒鼓进行清零。打开上盖,然后同时按住GO和上建,屏幕上提示Drum unit,再按OK键选择四种不同颜色的硒鼓进行重置即可。
将粉盒右侧的齿轮重新进行归位。
在内网的服务器性能强大,能搭建一个功能齐全的网站。但是内网服务器一般没有公网IP,或被单位屏蔽了对外访问的端口,从而不能直接被外网访问。于是通过以最低价格购买性能最差的Aliyun服务器后,它具有公网IP,可以用于将内网服务器的网站中转,用于所有人访问。
在Aliyun上购买最低性能的共享性服务器,即可用于中转内网的网站信息。进行数据流的中转时,服务器几乎没有消耗CPU计算的,其价格可以做到很低。
朋友在Aliyun的万网上购买了一个域名,yue-zheng.com,将该域名指向了购买的服务器IP地址,用于做网站。
首先,购买Aliyun服务器时选择Rocky 9.2 Linux系统。登录系统后,安装http网页软件。
dnf install -y http*
修改网页设置的配置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nf,尾部增加以下内容,表示将Aliyun服务上8001端口的信息转发到80端口上,用于提供对外的 www.yue-zheng.com 域名上的网页信息。
<VirtualHost *:80> ProxyPreserveHost On ServerName www.yue-zheng.com ProxyPass / http://127.0.0.1:8001/ ProxyPassReverse / htt://127.0.0.1:8001/ </VirtualHost>
开启防火墙服务,开启网页服务,设置两个服务开机自动启动,开放80端口。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firewall-cmd --add-port=80/tcp --permanent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httpd.service
首先,在内网服务器进行网站配置,在/etc/httpd//conf/httpd.conf文件尾部增加内容如下,表示将 /home/zhengyue/wordpress文件夹下的网站信息通过内网服务器的8001端口输出。
Listen 8001 <VirtualHost *:8001> DocumentRoot /home/zhengyue/wordpress ServerName www.yue-zheng.com </VirtualHost>
同样配置内网服务器的httpd、防火墙服务和80端口开放。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firewall-cmd --add-port=80/tcp --permanent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httpd.service
然后,配置内网服务器无密码登录到Aliyun服务器,并设置ssh反向隧道。将内网服务器的8001端口信息转发给Aliyun服务器的8001端口。
ssh-keygen -t rsa -P '' -f ~/.ssh/id_rsa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zhengyue@yue-zheng.com
ssh -o PreferredAuthentications=publickey -o StrictHostKeyChecking=no -o ConnectTimeout=10 -f -N -R 8001:localhost:8001 zhengyue@yue-zheng.com
最后,将Wordpress博客网站搭建到内网服务器的 /home/zhengyue/wordpress 目录中。
cd /home/zhengyue
wget https://cn.wordpress.org/latest-zh_CN.tar.gz
tar zxf latest-zh_CN.tar.gz && rm latest-zh_CN.tar.gz
sudo dnf install php php-devel php-fpm php-json
systemctl restart php-fpm.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php-fpm.service
usermod -aG zhengyue apache
chmod 750 /home/zhengyue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chmod 775 /home/zhengyue/wordpress
输入www.yue-zheng.com来访问网站,并进行wordpress配置。
最近github需要双重身份验证才能登录并上传代码。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登录GitHub后,打开Settings,点击左侧Password and authentication,设置Two-factor authentication为enabled。会弹出一个界面,上面有个二维码。
然后,在google浏览器中安装插件“身份验证器”,使用该插件给二维码截图,再点击插件,即可返回一串数字,填入网页中,即可完成验证。
若没有xfs_quota命令,则安装quota软件:
dnf install quota
临时关闭
setenforce 0
永久关闭
perl -p -i -e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mount -o remount,usrquota,prjquota /dev/sdb1 /home
或修改 /etc/fstab 文件永久生效(需要重新挂载目标分区才能生效):
/dev/sdb1 /home xfs defaults,usrquota,prjquota 0 0 # 注意有3种quota方式,usrquota给用户限额,grpquota给用户组限额,prjquota给文件夹限额。注意后两者是互斥的,只能选一种,当修改磁盘配额方式后,重启服务器服务器才能生效,而重新挂载分区是不行的。
然后使用mount命令查看挂载分区是否支持磁盘配额:
mount | grep home
/dev/sdb1 on /home type xfs (rw,relatime,attr2,inode64,logbufs=8,logbsize=32k,noquota)
虽然添加了挂载参数,使用mount命令检测时,其挂载方式依然是noquota。在使用xfs_quota进行配额时会失败,提示:
xfs_quota: cannot set limits: Function not implemented
此时,需要进行开机的配置设置,修改启动配置文件/etc/default/grub内容如下:
GRUB_CMDLINE_LINUX="crashkernel=1G-4G:192M,4G-64G:256M,64G-:512M rhgb quiet rootflags=uquota,pquota" 主要添加了rootflags=uquota,pquota参数。
然后,重新生成启动文件:
对于Legacy启动
cp /boot/grub2/grub.cfg /boot/grub2/grub.cfg.orig &&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对于UEFI启动
cp /boot/efi/EFI/rocky/grub.cfg /boot/efi/EFI/rocky/grub.cfg.orig && grub2-mkconfig -o /boot/efi/EFI/rocky/grub.cfg
然后重启后,再检测mount参数。
对user01用户的/home分区进行配额。软限制为3G,硬限制为3.5G。
xfs_quota -x -c 'limit bsoft=3000m bhard=3500m user01' /home
xfs_quota -x -c report /home
-x 允许执行管理员指令
-c 输入执行的指令
对user01、user02、user03等多个用户的家目录进行配额。软限制为3G,硬限制为3.5G。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生成/etc/projects文件
echo "1000:/home/user01
1000:/home/user02
1002:/home/user03" > /etc/projects
以上/etc/projects文件中设置了两个project编号。project编号是一个数字,可以随便给一个。其中1000对应两个文件夹,1002对应一个文件夹。后续设置好后,这1000对应的两个文件夹一起共享一个配额,而1002对应的文件夹独享一个配额。
第二步,生成/etc/projid文件
echo "user01_3G:1000
user03_3G:1002" > /etc/projid
该/etc/projid文件设置一个好记的project名称(随便取名,推荐取得有意义些),对应这project编号。
第三步,让project名称生效
xfs_quota -x -c 'project -s user01_3G' /home
xfs_quota -x -c 'project -s user03_3G' /home
命令行project的参数-s表示读取/etc/projects文件内容,标记目标文件夹进行配额。每当对/etc/projects文件内容进行修改后,则需要重新运行相应的命令,使修改生效。
第四步,设置project名称对应的磁盘配额。
xfs_quota -x -c 'limit -p bsoft=3000m bhard=3500m user01_3G' /home
xfs_quota -x -c 'limit -p bsoft=3000m bhard=3500m user03_3G' /home
命令行limit的参数-p表示使用project方式进行配额。若配额限制为0,则表示不进行配额限制。
查看磁盘配额及使用量:
xfs_quota -x -c report /home
查看磁盘分区和目录是否有quota设置:
xfs_quota -x -c print
查看磁盘配额的使用量:
xfs_quota -x -c "df -h"
目前,最新版本的SGE版本是8.1.9版本,其软件较旧,在Rocky 9.2 Linux系统上使用其高版本的GCC进行编译基本不会成功。于是采用特别提供repo源进行安装,即采用某些高人已经编译好的rpm软件进行安装。
部署SGE前,需要设置好各个节点的主机名,需要修改3个文件。以设置node1主机为例:
echo 'NETWORKING=yes
HOSTNAME=node1' > /etc/sysconfig/network
echo 'node1' > /proc/sys/kernel/hostname
echo 'node1' > /etc/hostname
然后在各节点上设置主机名和其IP映射信息:
echo '10.0.0.1 node1
10.0.0.2 node2
10.0.0.3 node3
10.0.0.4 node4
10.0.0.5 node5
10.0.0.6 node6
10.0.0.7 node7
10.0.0.8 node8' > /etc/hosts
首先,开放防火墙端口。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992/udp --permanent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6444/tcp --permanent
sudo firewall-cmd --add-port=6445/tcp --permanent
sudo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然后,安装SGE软件可能依赖的一些系统软件。
sudo dnf -y install csh java-1.8.0-openjdk java-1.8.0-openjdk-devel gcc ant automake hwloc-devel openssl-devel libdb-devel pam-devel libXt-devel motif-devel ncurses-libs ncurses-devel ant-junit junit javacc libdb-utils jemalloc munge-libs
继续,正式安装SGE软件,采用loveshack编译的SGE。
sudo wget https://copr.fedorainfracloud.org/coprs/loveshack/SGE/repo/epel-9/loveshack-SGE-epel-9.repo -P /etc/yum.repos.d
sudo dnf -y install gridengine gridengine-devel gridengine-execd gridengine-drmaa4ruby gridengine-qmon
# 需要强制安装gridengine-qmaster,正常安装保存血少libdb4,而Rocky9默认安装libdb5。
sudo dnf -y download gridengine-qmaster
sudo rpm -ivh --nodeps gridengine-qmaster-8.1.9-6.el9.x86_64.rpm
sudo chown -R chenlianfu:chenlianfu /opt/sge
最后,在管理节点上部署SGE的qmaster服务。
cd /opt/sge
./install_qmaster
# 安装到靠后时,启动了Grid Engine qmasster服务,然后可以提供部署SGE的节点主机名信息,按y和Enter键使用一个文件来提供主机信息,输入文件路径/etc/hosts提供加入到SGE集群系统的主机信息。有利于后续在各计算节点上部署execd服务。
首先安装SGE依赖的系统软件,然后部署SGE的execd服务。
sudo dnf -y install csh java-1.8.0-openjdk java-1.8.0-openjdk-devel gcc ant automake hwloc-devel openssl-devel libdb-devel pam-devel libXt-devel motif-devel ncurses-libs ncurses-devel ant-junit junit javacc libdb-utils jemalloc munge-libs
cd /opt/sge
./install_execd
# 全程按Enter键直到完毕即可。
部署完毕后,若需要使用SGE软件,则执行如下命令载入SGE的环境变量信息:
source /opt/sge/default/common/settings.sh
或将该信息添加到~/.bashrc从而永久生效:
echo 'source /opt/sge/default/common/settings.sh' >> ~/.bashrc
source ~/.bashrc
启动SGE软件方法:
sudo /opt/sge/default/common/sgemaster restart # 控制节点启动
sudo /opt/sge/default/common/sgeexecd restaart # 计算节点启动
查看SGE软件运行日志文件:
Qmaster: /opt/sge/default/spool/qmaster/messages Exec daemon: /opt/sge/default/spool/<hostname>/messages
我通过编写一个程序:keep_SGE,使用root用户或无密码sudo权限运行后能自动维持管理节点或计算节点的SGE服务。再继续通过例行任务流程,能使集群中服务器再SGE系统中的稳定性。
sudo mkdir /root/bin
sudo wget http://chenlianfu.com/public/bin/keep_SGE -P /root/bin/
sudo echo -e "1\t*\t*\t*\t*\t/root/bin/keep_SGE" > crontab.txt
sudo crontab crontab.txt
sduo rm crontab.txt
部署完毕SGE后,会生成一个默认主机用户组@allhosts,它包含所有的执行节点;生成一个默认的all.q队列名,它包含所有节点所有计算资源。默认的队列包含的计算资源是最大的。 通过使用命令qconf -mq queuename来对队列进行配置。修改hostlist来配置该队列可以使用执行主机;修改slots来配置各台执行主机可使用的线程数。从而对队列的计算资源进行设置。
使用qconf命令对SGE进行配置:
qconf -ae hostname
添加执行主机
qconf -de hostname
删除执行主机
qconf -sel
显示执行主机列表
qconf -ah hostname
添加管理主机
qconf -dh hostname
删除管理主机
qconf -sh
显示管理主机列表
qconf -as hostname
添加提交主机
qconf -ds hostname
删除提交主机
qconf -ss
显示提交主机列表
qconf -ahgrp groupname
添加主机用户组
qconf -mhgrp groupname
修改主机用户组
qconf -shgrp groupname
显示主机用户组成员
qconf -shgrpl
显示主机用户组列表
qconf -aq queuename
添加集群队列
qconf -dq queuename
删除集群队列
qconf -mq queuename
修改集群队列配置
qconf -sq queuename
显示集群队列配置
qconf -sql
显示集群队列列表
qconf -ap PE_name
添加并行化环境
qconf -mp PE_name
修改并行化环境
qconf -dp PE_name
删除并行化环境
qconf -sp PE_name
显示并行化环境
qconf -spl
显示并行化环境名称列表
qstat -f
显示执行主机状态
qstat -u user
查看用户的作业
qhost
显示执行主机资源信息
使用qsub提交作业
qsub简单示例:
$ qsub -V -cwd -o stdout.txt -e stderr.txt run.sh
其中run.sh中包含需要运行的程序,其内容示例为如下三行:
#!/bin/bash
#$ -S /bin/bash
perl -e 'print "abc\n";print STDERR "123\n";'
qsub的常用参数:
-V
将当前shell中的环境变量输出到本次提交的任务中。
-cwd
在当前工作目录下运行程序。默认设置下,程序的运行目录是当前用户在其计算节点的家目录。
-o
将标准输出添加到指定文件尾部。默认输出文件名是$job_name.o$job_id。
-e
将标准错误输出添加到指定文件尾部。默认输出文件名是$job_name.e$job_id。
-q
指定投递的队列,若不指定,则会尝试寻找最小负荷且有权限的队列开始任务。
-S
指定运行run.sh中命令行的软件,默认是tcsh。推荐使用bash,设置该参数的值为 /bin/bash 即可,或者在run.sh文件首部添加一行#$ -S /bin/bash。若不设置为bash,则会在标准输出中给出警告信息:Warning: no access to tty (Bad file descriptor)。
-hold_jid
后接多个使用逗号分隔的job_id,表示只有在这些job运行完毕后,才开始运行此任务。
-N
设置任务名称。默认的job name为qsub的输入文件名。
-p
设置任务优先级。其参数值范围为 -1023 ~ 1024 ,该值越高,越优先运行。但是该参数设置为正数需要较高的权限,系统普通用户不能设置为正数。
-j y|n
设置是否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流合并到 -o 参数结果中。
-pe
设置并行化环境。
任务提交后的管理:
$ qstat -f
查看当前用户在当前节点提交的所有任务,任务的状态有4中情况:qw,等待状态,刚提交任务的时候是该状态,一旦有计算资源了会马上运行;hqw,该任务依赖于其它正在运行的job,待前面的job执行完毕后再开始运行,qsub提交任务的时候使用-hold_jid参数则会是该状态;Eqw,投递任务出错;r,任务正在运行;s,被暂时挂起,往往是由于优先级更高的任务抢占了资源;dr,节点挂掉后,删除任务就会出现这个状态,只有节点重启后,任务才会消失。
$ qstat -j jobID
按照任务id查看
$ qstat -u user
按照用户查看
$ qdel -j jobID
删除任务